研究背景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心肌疾病,其特征是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脂肪替代,导致心室功能障碍和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LTA)的发生。最初,ACM被认为是一种右心室(RV)疾病,左心室(LV)受累通常较轻,主要是由于疾病向双心室表型(BIV)发展所致。然而,2008年,该疾病以LV受累为主的表型通过尸检研究被发现,之后通过心脏磁共振(CMR)检查进一步确认,并命名为致心律失常性LV心肌病(ALVC)。因此,目前已知ACM在心室扩张/功能障碍和心电不稳定程度方面具有广泛的形态学特征。本研究旨在通过详细的表型描述和密切的随访分析来评估ACM表型表达在决定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628例ACM患者(先证者和家庭成员)。根据表型表达和存在至少1个随访对照,将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由诊断为ALVC的患者组成,定义为存在心外膜下LV晚期钆增强(LGE),延伸至少3个连续节段(或尸检时有LV心外膜下纤维化的证据)且RV不受累或轻度受累。此外,为了提高特异性,必须存在以下1个或多个参数:与ACM相关的P/LP致病性遗传变异、ACM或DCM家族史、心原性猝死(SCD)家族史且尸检结果与ACM一致。第二组由右室表型ACM(致心律失常性RV心肌病[ARVC])患者组成,诊断为普遍存在RV受累,但LV收缩功能保留或轻度降低。第三组是双心室ACM表型(BIV)的患者,诊断依据是两个心室同时受累。患者接受了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个人和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和CMR。主要结局定义为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LTA)、心力衰竭(HF)、心脏移植、心原性死亡(HF、SCD)和“热相”(HP)发作(HP定义为心肌炎样症状发作,表现为冠状动脉正常情况下的胸痛、肌钙蛋白升高和心电图异常)。
研究结果
队列
共有446例ACM患者参加了该研究(先证者n=307[69%],男性n=279[63%],确诊时中位年龄22岁[Q1~Q3:34~49年])。根据表型分类,共有196例(44%)患者被诊断为ARVC,104例患者(23%)被诊断为ALVC。此外,146例患者(33%)被诊断为BIV。
ALVC组的平均确诊年龄稍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3种表型之间没有性别差异。BIV和ARVC组的先证者数量多于ALVC组(分别为n=115[79%]、n=135[69%] vs. n=57[55%];P=0.002)。ALVC组患者更常被诊断为心肌炎(n=18[17%])和DCM(n=16[15%])。此外,与其他两组相比,ALVC患者的SCD(P=0.006)、DCM(P<0.001)和ACM(P=0.015)家族史患病率显著较高。
心电图特征
351例(79%)ACM患者心电图异常。V1至V3中的负向T波在ARVC和BIV患者中更为常见,V4至V6中的负向T波在BIV患者中更为常见。一半的ALVC(n=52[50%])和BIV患者(n=80[55%])以及三分之一的ARVC患者(n=60[31%];P<0.001)存在肢体导联QRS低电压。
CMR结果
与ALVC患者(n=10[10%];P<0.001)相比,BIV和ARVC患者中显著存在RV-LGE(分别为n=67[66%]和n=81[54%])。总体而言,在252例(72%)ACM患者中检测到LV-LGE,这3种表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遗传分析结果
总体而言,217例(49%)ACM患者的基因检测呈阳性,3个表型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研究发现,3个组别中特定疾病基因的遗传变异发生率不同。具体而言,ARVC患者中渉及最多的基因是PKP2(n=58[69%]),而ALVC患者中为DSP(n=44[63%])。
药物治疗
在首次评估时,83例患者(19%)未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大部属于ALVC组(n=38[37%])。最常用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三组的使用比例相似。在末次评估中,23例患者(5%)未接受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仍然是使用最多的药物,但索他洛尔的使用有所增加,特别是在RV受累的患者中。此外,近一半的患者正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n=213[48%]),特别是在ALVC(n=79[76%])和BIV(n=128[88%])组中。HF治疗策略的实施与预后改善和疾病进展风险并无明显关联(OR:0.53:95% CI:0.23~1.21)。
随访期间的室性心律失常
总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年(Q1~Q3:2~14年;最短1年,最长46年),3个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RVC 8年[Q1~Q3:3~15年],ALVC 3年[Q1~Q3:1~8年]、BIV 8年[Q1~Q3:4~16年];P<0.0001)。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首次评估时,PVC的中位数为885(Q1~Q3:193~3207),而末次评估时,PVC的平均数为738(Q1~Q3:105~2262)(P=0.120)。此外,首次评估时,28%的ACM患者至少出现1次NSVT发作,并在随访期间观察到无统计学意义的减少(23%:P=0.268)。3组患者间的PVC和NSVT发作无统计学差异。
在BIV(n=106[73%])队列中,接受ICD的患者数量高于ALVC(n=38[37%])和ARVC(n=68[35%])。
总体而言,130例(29%)患者曾经历过一次LTA发作。具体而言,与ALVC患者(n=15[14%])相比,ARVC和BIV患者的LTA发生率更高(分别为n=60[31%]和55[38%])(P=0.002)。
此外,与ALVC患者(n=4[29%];P=0.017)相比,ARVC(n=37[66%])和BIV(n=19[39%])患者的LTA复发率更高。ARVC(中位年龄37岁[Q1~Q3:26~45岁])和BIV(中位年龄44岁[Q1~Q3:32~54岁])患者的LTA发作时年龄也高于ALVC患者(中位年龄40岁[Q1~Q3:33~47岁])。
关于LTA的类型,在所有3组中,最常见的VA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主要形态各不相同(ALVC为右束支传导阻滞,ARVC和BIV为左束支传导阻滞)。此外,研究分析了按不同表型分组的LTA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在ALVC组中,LTA发作发生在LVEF正常或轻度降低的情况下(中位数51%;Q1~Q3:47.2%~53.8%;范围41%~62%)。
在整个研究人群中,LTA患者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变异是PKP2,共有37例(29%)。继PKP2之后,DSP有19例(15%)。
随后,对PKP2基因致病变异患者和DSP基因致病变异患者之间的无LTA生存率进行了比较。在按年龄和性别调整的竞争风险模型中,PKP2组的LTA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HR:1.93:95% CI:1.184~3.158:P=0.0083),而DSP组的风险与普通人群没有明显差异(HR:0.868;95% CI:0.486~1.55;P=0.633)。
LGE范围与疾病进展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相关性。
心力衰竭
总共有36例患者(8%,男性n=26[71%])至少出现1次HF发作(首次发作的中位年龄为50岁[Q1~Q3:33~60岁])。ACM诊断与HF发生之间的中位时间间隔为7年(Q1~Q3:2年~13年)。36例HF患者中,8例(22%)年龄<18岁。在14(38%)例患者中,HF是初次诊断时的第一个症状。HF在BIV患者(n=28[19%])中比在ALVC(n=6[6%])或ARVC(n=2[1%])患者中更常见(P<0.001)。16例患者(HF组中的44%)接受了心脏移植(HT)(平均年龄44岁;Q1~Q3:25~55岁)。与ARVC(n=0[0%])和ALVC(n=2[1%])相比,HT在BIV患者中更为常见(BIV整个队列中n=14[10%])(P<0.001)。
心原性猝死
13例(3%)患者发生了SCD,其中9例(69%)这是该疾病的首发临床表现。虽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与ARVC(n=2[1%])相比,LV受累的患者SCD(ALVC n=5[5%];BIV n=6[4%])发生率更高(P=0.471)。
HP发作
共有37例患者(8%,中位年龄25岁|Q1~Q3:17~36岁])至少出现1次HP发作。“热相”发作组与其余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248)。与ARVC患者(5%)相比,HP发作在LV受累患者(ALVC n=15[14%];BIV n=13[9%])中更为常见,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1)。3个组之间出现症状时的中位年龄没有差异(ALVC 23岁[Q1~Q3:13~45岁],ARVC 23岁[Q1~Q3:13~45岁],BIV 25岁[Q1~Q3:17~36岁];P=0.907)。DSP致病变异最为常见(n=11[30%]),其次是PKP2(n=6[16%)、DSG2(n=6[16%])和DES(n=1[3%])。此外,很大一部分患者基因未明确(n=13[35%])。至于HP患者的心律失常不稳定程度,11例(30%)患者观察到LTA,3种表型的发生率相似(P=0.842)。
竞争风险分析显示,与ALVC相比,ARVC和BIV组的无LTA生存率较低(总体P=0.361;ALVC vs ARVC HR:0.34[95% CI:0.17~0.67];BIV vs ARVC HR:1.30[95% CI:0.83~2.05];BIV vs ALVC HR:3.86 [95% CI:1.91~7.76];P<0.001)。相反,在LV受累患者中,他们的无HF生存率(总体P<0.001;ALVC vs ARVC HR:3.18 [95% CI:0.50~20.08];BIV vs ARVC HR:19.27[95% CI:3.42~108.85];BIV vs ALVC HR:6.05 [95% CI:1.55~23.57])和无HP生存率(总体P<0.001;ALVC vs ARVC HR:3.28 [95% CI:1.09~9.87];BIV vs ARVC HR:1.60 [95% CI:0.46~5.52];BIV vs ALVC HR:0.46 [95% CI:0.188~1.26])较低。就SCD而言,3组之间没有观察到差异(总体P=0.089;ALVC vs ARVC HR:3.70[95% CI:0.67~20.28];BIV vs ARVC HR:2.77 [95% CI:0.54~14.01] BIV vs ALVC HR:0.75 [95% CI:0.20~2.75])。按诊断年龄划分,仅ALVC队列中年轻患者的HP明显较高(P=0.039)。然而,不同队列的所有其他结局均无明显差异。最后,对携带桥粒基因致病变异的3个亚组的患者的结局进行了分析,未观察到与整个队列的差异。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的研究人群和表型方法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病定义管理指南中近期提出的表型方法,对归类为ALVC的104例患者进行了复查。共有39例患者出现LV扩张,因此可称为DCM,其余65例患者LV正常,因此可称为非扩张型LV心肌病。然而,除6例患者外,所有患者最终均根据2010年工作组标准诊断为ARVC(确诊占76%、边缘确诊占13%、可能确诊占11%)。此外,就104例ALVC病例而言,除1例外,所有患者均可诊断为ARVC(确诊占33%、边缘确诊占32%、可能确诊占35%)。
研究结论
就ACM而言,特定的表型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结局。在本研究中,观察到RV受累的患者有更高的LTA发生率。相反,以LV为主的患者HF和HP的发生率更高。对心室形态异常的评估可能有助于促进采取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以降低LTA的风险,并使HF患者能够及早得到治疗。
参考文献
Bariani R, Rigato I, Celeghin R, et al. Phenotypic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ies. J Am Coll Cardiol. 2024;83(8):797-807. doi:10.1016/j.jacc.2023.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