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f inflations do not affect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comparison of 24 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d by a cuff and a tonometric device in type 2 diabetes
Emilie H. Petersen, et 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2015;20:369-372.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浩楠 译 罗素新 审校
充气袖带带来的不舒适感可能影响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尤以夜间为甚。
53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至袖带式血压计(型号TM2430)和张力法血压计(型号Bpro)两组,共进行4次24小时血压测量。
42名男性和11名(20.8%)女性,平均年龄64.1±9.6岁。96.2%接受降压治疗。
通过比较无袖带张力法腕式血压计和袖带加压法上臂血压计监测24小时血压,以评估充气袖带对血压监测的影响。
与张力法血压计相比,袖带式血压计测量结果显示24小时平均收缩压更高 ,但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更大
采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时,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更大,这个结果提示充气袖带并不会升高夜间血压。
在张力法血压计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前,推荐按照2010年版更新的欧洲高血压协会国际草案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专家简介
罗素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1991年7月本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2006年7月取得博士学位,2008-2009年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2016年参加第一期心内科主任赴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研修项目。2009年5月任普内科副主任兼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2011年11月起主持心血管内科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内科学专委会委员和《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等。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项目等评审专家。
创办“西南心血管慢病论坛学术会议”,目前已举办四届;启动并推广“西南心血管慢病管理质量促进项目”,率先建成重庆急性胸痛患者“胸痛中心区域救治网络体系”,覆盖近40家区县级医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参研“973”计划、国家自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公开发表临床医学研究论文40余篇,SCI文章4篇,副主编著作《临床心电图图谱》,参编著作2部。
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1999年起从事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能熟练地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及程控、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和支架置入、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IVUS等。
培养研究生40余人,获“教书育人优秀奖”、“优秀教师”和“最受欢迎的老师”等称号,2014年获重庆市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5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五一巾帼奖章”、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荣誉称号。2016年获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