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年会

【2016CIHFC】郑哲: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证据与实践

点击量:   时间:2016-03-15 21:30

1452545413-1.jpg

2016312下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郑哲教授在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作了题为“心衰的外科治疗:证据与实践”的精彩报告。阜外医院胡盛寿院长及郑哲教授带领的团队近几年在心衰外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数篇高水平的论文。此次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郑哲教授,结合该团队的工作,从“正确认识心力衰竭”和“创新心力衰竭外科治疗技术”两个大方面来阐述中国心衰的外科治疗。

 

在“正确认识心力衰竭”方面,郑教授从临床评估及影像评估两方面来阐述。临床评估方面,根据中国心血管外科协作网、全国多中心注册登记资料的整体分析结果,郑教授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国人冠心病评估模型——SinoSCORE,这是中国首个心脏外科危险评估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影像评估方面,郑教授强调了磁共振心脏成像技术(CMR)在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重要价值,提出心尖锥形比值(Apical Conicity Ratio, ACR)可以反映局部心室变形,有助于提高对心梗后左室室壁瘤形成的判断准确性。

 

在“创新心衰外科治疗技术”方面,郑教授指出,心衰外科治疗技术包括冠脉血运重建(CABG)细胞移植左室成型室壁瘤切除术左室辅助和心脏移植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在阜外医院,CABG已成为缺血性心衰的常规治疗技术之一,患者预后良好,239例射血分数EF<35%患者CABG术后5年存活达到89%。关于传统体外循环下CABG与非停跳CABGOPCAB)的区别,郑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杂志中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OPCAB短期获益,但增加长期再血管化及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在高危患者中,从而消耗更多的资源,长期费效比较低。国外STICH研究提示,对于心梗后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行CABG+左室成形术对患者无获益,但郑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梗后巨大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行CABG+左室成形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生活质量改善和存活率提高,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Letter对STICH研究提出质疑。分析原因,可能与国外心梗患者血运重建时间早,真正的室壁瘤形成较少,而国内由于血运重建延迟等原因,部分患者可形成巨大室壁瘤有关。细胞移植是心衰再生修复治疗的希望,郑教授的团队开展世界首个CABG联合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陈旧心梗研究,提出在心脏停跳下经冠脉桥血管注射细胞有助于移植细胞滞留,在JACC 发表的部分结果表明该治疗短期有效,但长期结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心肌是心肌再生修复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短期内尚无法进入临床。郑教授的研究团队进行了CABG+心耳组织块+大网膜包裹术的新探索,并开展了世界首个相关临床研究。关于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目前国际上已经发展至第3代心室辅助装置,如Arrow CorAide、HeartMate III和Levacor Rotary VAD等。但是,国内现阶段完全依靠进口,价格昂贵。由此,郑教授的团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辅助装置:阜外-II型(FW-II)轴流泵。经过体外检测和大动物实验,FW-II轴流泵已通过中检所检测,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谈到心脏移植,郑教授指出,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衰的常规技术。从2004年起至2015年底,阜外医院已累计完成心脏移植500余例,心脏移植后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86%以上,10年存活率75%以上,明显高于同期国际水平。

 

最后,郑教授指出,单纯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仅对部分心衰患者有效,我们需要更新知识,寻求更多的学科间合作,以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心衰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