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年会

【2016CIHFC】朱明军:急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

点击量:   时间:2016-03-23 20:59

“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的中西医结合论坛上,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朱明军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急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的精彩报告。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协作组将本病统一命名为“心衰病”:“心衰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以心悸、喘促、水肿、肝大为主证”。急性期多表现为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口唇、爪甲青紫,甚则烦躁,咯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紫,脉细数或促。

心衰病位在心,五脏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阳虚、阴虚为本虚,血瘀、水停、痰饮为标实。病情进展可突发阴竭阳脱、或痰浊/热壅肺、或水饮上凌心肺等急危重甚或死亡情况。

急性心衰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包括了阳虚水泛证、阳虚喘脱证、痰饮壅肺证及痰热阻肺证。对于急性心衰,阳气暴脱、冷汗淋漓、面色灰白,口唇紫绀、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当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兼以逐水、或宣肺平喘、或化痰蠲饮。现代有诸多名老中医对(急性)心衰的诊治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中医防治急性心衰的思考中,朱教授提及急则治标,鉴于静脉制剂快速起效的特点,可使用补益类及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如心脉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其中心脉隆注射液具有代表性,是具有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功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类药物,有前期的药理学基础提示其具有多途径心脏保护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及毛细血管压,增加肾血流量有效利尿,同时能够扩张冠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温和持久地增加心肌收缩力;近期的研究发现该药物还能够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损伤,纠正神经内分泌失衡;同时大样本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也证实了它的疗效和安全经济性,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体现了一定的价值。

除了静脉制剂外,朱教授也提到了中药雾化剂吸入、中药灌肠、中药栓剂、针刺和艾灸治疗在急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效验方剂、单味药物的开发提出了更多的建议。



心衰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