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的王冬梅教授在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上作了题为“CRT术后无反应处理策略”的精彩报告。
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上常可见QRS波时限延长>120ms,提示可能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对于存在左右心室显著不同步的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恢复正常的左右心室及心室内的同步激动,减轻二尖瓣反流,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因此不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CRT治疗。但是王教授指出,CRT术后无应答发生率特别高,一般在20~30%,有报道最高达50%。
所谓CRT阳性反应判定是指:NYHA心功能改善≥ 1级;6-MWT增加≥ 25%;LVEF增加≥ 15%;LVESV减少≥10%。而CRT无应答的可能原因包括心肌缺血或MI;持续性房颤(心室率控制不佳);不适当的装置优化(AV/VV间期);药物治疗不佳等。
对于CRT术后无反应的处理,王教授认为,首先应该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针对原因特别处理。例如:
1、改变的心肌缺血或MI的状况。很多心衰患者病因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本身就是CRT无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应该通过血运重建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
2、保证双心室起搏比率。常见的引起双心室起搏比率下降的因素如房颤患者心室率快、过多的室性心律失常等。可针对性采取房颤导管消融术,药物控制心室率。
3、AV/VV间期优化。对于优化AV/VV间期尚在争议中,目前多数认为有条件仍需进行优化,可在CRT植入后初期进行优化,而CRT无应答患者必须进行优化。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超声指导下的AV间期优化、心电图优化、心内膜加速感受器优化VV等等。
4、其他,如充分发挥起搏器的功能;左室双部位起搏;术后跟踪药物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