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黄晓红教授告诉我们,男女性别不同,在心衰的病因、临床表现、疗效和预后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高血压而非冠心病是女性心衰更重要的病因,女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更常见;不管病因如何,女性心衰预后更好,心脏性猝死更少见;但即使同样的射血分数,生活质量更差。不同性别的心肌对刺激的反应在心室的重构、细胞形态和功能等方面明显不同。
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美国2007-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年轻和80岁以上的心衰患者里面,女性的心衰患病率高于男性。
2003年和2009年在中国进行的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得到一直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患病率增加;在各个年龄阶段,女性心衰的患病率均大于男性。
中国的结果与美国的报道略有不同,如何解释男女患病率的差异呢?可能的原因为风湿性瓣膜病在中国多于西方国家,而风湿性瓣膜病在女性中更为多发。
病因学和基础疾病:女性多伴高血压,男性多伴冠心病
最近的CN-HF研究和China-HF研究结果类似,在心衰的患者中,61.4%的人伴发高血压,44%的人伴发冠心病,糖尿病、瓣膜病和心肌病也是伴发较多的疾病。
国外研究显示,心衰的病因与诱因有不同性别的差异,女性更多伴发高血压,而男性更多伴发冠心病。
CHARM研究表明,高血压、瓣膜病和房颤女性更常见,射血分数保留患者比例更大,缺血性心脏病则男性更常见。
临床特点和用药:女性呼吸困难、水肿更常见,多用利尿剂
CHARM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心衰临床特点也有差异,女性患者心衰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心梗史较少,吸烟比例低。
在临床症状方面,CHARM研究显示,女性心衰患者呼吸困难更常见,静脉淤血及凹陷性水肿多见。
在临床用药方面,女性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洋地黄类、阿司匹林、胺碘酮及降脂药使用比例更低,而利尿剂使用比较更高。在器械治疗上,MADIT-CRT研究显示,女性患者置入CRTD比单纯置入ICD能进一步改善生存率。
临床预后:女性预后更佳
CHARM研究显示,校正后,各年龄段女性患者死亡风险均低于男性。MAGGIC研究也显示,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心衰死亡、猝死、心血管死亡均低于男性,但女性生活满意度、体力活动、生活质量均低于男性。女性是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
为何女性有更佳的生存预后?黄教授介绍,非缺血性因素造成的心衰死亡风险低于缺血性因素造成的心衰,而非缺血性因素是女性心衰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女性左室射血功能相对保留有关。
呼吁临床纳入更多女性患者
然而,令黄教授担忧的是,>65岁女性将成为心衰患者的最大人群,尽管女性约占心衰人数的一半,但目前指南所依据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女性的比例很小,目前给予心衰女性的治疗是否明确有效?指南适用于女性患者吗?从临床来看,女性患者遵从指南推荐治疗不佳;女性β阻滞剂和ACEI使用分别比男性少17%和24%;老年心衰女性接受指南推荐的治疗比男性少。
黄教授希望将来的临床试验需入组更多的女性患者。她还指出,心脏收缩功能尚可在男性心衰患者中较少见,却是女性患者一大特点,将来的研究应明确对这类女性患者的有效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卢永昕教授也表示,在目前的临床试验中,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RCT研究,关于女性心衰的分析都是研究的亚组分析,且女性所占比例很少,最高的不足30%。因此,应该更加慎重地解释、得出结论。目前临床针对女性的治疗依然在用指南推荐的药物,临床要注意同样剂量的药物,女性使用后血药浓度是否更高,如地高辛,因此要注意观察,谨慎地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