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心力衰竭国际学院苏州站活动中,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颜素岚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急性心梗溶栓术后合并心衰诊疗一例 ”的精彩讲述。
主诉:胸闷、胸痛7天,咳嗽、咳痰,咯血2天。
现病史:患者亲人代诉患者7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其症状呈胸骨中下段压榨感,持续未缓解,无肩背部放射痛,不伴出汗,无头晕、恶心、反酸、嗳气等不适。遂立即至“新宁崀山医院”就诊,途中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未缓解,经心电图检查提示“1.窦性心律 2.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3.肺型P波 4.左室面高电压5.ST-T改变 肌钙蛋白示微阳性”,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II级,立即予以溶栓术(尿激酶150万U),术后予以抗凝、扩血管、降压(具体用药不详)后,患者症状较前稍好转。2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色鲜红,量不多,无血凝块,胸闷、胸痛较前好转,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黑便等症状;伴咽痛,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急诊就诊,诊断为“1.冠心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III级(killip分级)溶栓术后 2.肺部感染 3.支气管扩张 4.高血压1级 高危组”,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前列地尔改善循环、泮托拉唑护胃、硫酸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后,患者症状稍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以“冠心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III级(killip分级) 溶栓术后”收入我科。
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差,食欲不佳,睡眠较差,无盗汗,大便干结,小便量少。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二十年,血压最高达150/90mmHg 一直未服用降压药,1998年有大咯血病史(具体不详),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湖南省新宁县,久居本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婚姻生育史:28岁结婚,育有2子1女,子女均体建。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
溶栓术后
2. 高血压1级 高危组
3. 肺部感染
4. 支气管扩张并咯血
5. 左侧胸腔积液
6. 脂肪肝
7. 肝囊肿
诊断结论:左房高值,左室增大,心功能:EF:28%(Simpson法),室壁运动普遍明显减弱,收缩功能测值明显减低。
1.冠状动脉分布:右冠优势型;
2.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
3.左前降支:近段狭窄99%,粗大第一对角支开口及近段狭窄80%,两者构成分叉病变,远段血流TIMI2级;
4.左回旋支: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5.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60%,中远段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1、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主要累及左前降支;
2、建议PCI治疗
左前降支:近段狭窄99%,粗大第一对角支开口及近段狭窄80%,两者构成分叉病变,远段血流TIMI2级;左回旋支: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60%,中远段散在斑块,远段血流TIMI3级
前降支近端植入支架一枚,IABP可对造影和手术准备提供最有效的血液动力学支持。IABP术中及术后维持使用3天后撤除,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出院。
出院前尽早加用指南推荐的改善预后的药物,强调长期随访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
阿司匹林肠溶片:0.1mg 、QD
氯吡格雷:75mg、QD
培哚普利: 2mg、QD→ (5.14) 4mg QD
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mg、QD→ (5.12) 47.5mg QD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QN
芪参益气滴丸:0.5g 、TID
螺内酯: 20mg 、QD
呋塞米: 20mg、QD
患者未诉胸闷,活动后无明显气促,生活自理,查体:BP 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可。双下肢无浮肿。
WBC 6.45×109,HB130g/l,PLT183×109
NT-PRO-BNP886.6pg/ml
K 4.55mmol/l ,NA144mmol/l ,CL114mmol/l
GLU 5.47mmol/l
BUN9.6mmol/l CR118umol/L , UA448umol/L
AO窦部:42mm AAO:38mmLA:31mm LV:DM:48mm SM:35mmPA:22mm RA:26mm RV:26mm IVS:14mm LVPW:12mm
心功能:EF:51%;FS:27%
a.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内径增宽
b.左室壁增厚、运动不协调
c.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d.主动脉瓣轻-中度返流
e.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测值偏低
a.急性心衰已成为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约15%~20%为新发心衰,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年病死率高达60%。
b.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重症心肌炎;(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c.此类患者,血运重建的时机至关重要,其可在死亡率、新发心衰及射血分数(EF)等方面对患者造成影响。
1.ST段抬高型AMI患者:若有溶栓和直接PCI的指征,在治疗时间窗内,评价病情和治疗风险后,如在技术上能够迅速完成,且患者家属理解,可行急诊PCI或静脉溶栓治疗(I类,A级)。
2. AMI伴严重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运重建时机不受发病时间的限制。早期进行有效的血运重建治疗可降低AMI后死亡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3.该例患者来自基层医院,无直接PCI条件,在当地就诊及时进行了溶栓治疗。为患者挽救存活心肌进行易化PCI赢得了机会。
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进行急诊侵入性评估(Ⅰ,B)。
b.在冠脉解剖结构允许情况下,推荐STEMI或非ST段抬高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急诊PCI(Ⅰ,B)。
c.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则可考虑短期体外循环(Ⅱb,C)。
a.左室功能是STEMI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预测因素之一,所有STEMI患者均应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于此类患者,可在介入治疗后2-3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或术中行心室造影以评估左室功能。
b.若患者在入院前左室收缩功能已严重失调,则应在40天后重新评估其左室功能,以确定是否需要植入ICD。
c.LVEF低下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LVEF的升高,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下降。故对于LVEF低下的患者可考虑植入ICD。
1.2014年植入型心律失常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a.心梗>40天,LVEF≤0.35,心功能Ⅱ或Ⅲ级;
b.心梗>40天,LVEF≤0.30,心功能Ⅰ级;
c.心梗后非持续性室速,LVEF≤0.40,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的患者,均应植入ICD。
2.本例患者心梗40天后复查,心脏超声LVEF 51%,LVDM 48mm,心功能Ⅱ级,可不植入ICD。
a.初期要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况,长期目标为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b.新指南分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治疗目的:
①急诊室阶段: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器官灌注,缓解症状,减少进一步的心肾损伤;
②监护室阶段:针对病因及合并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③出院前后阶段:出院前尽早加用指南推荐的改善预后的药物,强调长期随访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
1."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STEMI患者的救治必须分秒必争,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以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
2.急性心梗合并心衰,遵循指南,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够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