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CHC2015】熊长明——右心衰竭的诊治进展

点击量:   时间:2015-08-13 10:11

图片

右心衰竭是临床上一个并不十分少见的疾病,然而不少临床医生却疏忽了这个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今天上午的中国心脏大会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中心熊长明教授阐述了右心衰竭的诊治进展。

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而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右心衰竭主要是右心室搏出功能障碍,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此时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熊教授指出,在2007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没有涉及右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2010年中国《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中仅包含了急性右心衰的内容,而在去年公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将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的内容作为独立的章节列出,说明了我国对右心衰竭疾病的重视。
在右心衰竭的病因中,主要包括:压力负荷过重,如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等;容量负荷过重,如三尖瓣返流等。根据调查显示,肺动脉高压是右心衰竭的常见原因,而右心衰竭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熊教授提出,不同病因所致的右心衰竭,一定要认真寻找分析病因,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如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右心衰竭,主要治疗策略为利尿、强心、抗凝及靶向治疗等;左心疾病所致的右心衰竭,应重点放在左心疾病的治疗,如介入、药物、外科手术;肺部疾病或缺氧所致的右心衰竭,应采取抗感染,改善通气,长期氧疗等措施。
熊教授指出,尽管肺动脉高压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右心衰竭疾病大多与肺动脉高压有关,因此要重视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肺动脉高压的主要诊断要点有:1.识别肺动脉高压高危人群:患分类表中所列举的基础疾病者均为肺动脉高压的高危人群,如患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门脉高压、肺部疾病、慢性肺栓塞、HIV感染等基础疾病者,服用减肥药、中枢性食欲抑制剂者,家族中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或遗传性肺动脉高压病史者。2.肺动脉高压筛查:超声心动图。3.肺动脉高压确诊:行右心导管检查。而治疗方面,主要有:支持治疗
如抗凝药物、利尿剂、洋地黄、吸氧;.靶向药物治疗如波生坦、安立生坦;.介入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有适应证的,可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者:有适应证者,可行肺血管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球囊房间隔造口术:用于接受最佳药物联合治疗仍无效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而mRAP>20mmHg,静息状态下动脉氧饱和度<85%的终末期患者禁做;手术治疗如肺移植术。
最后,熊教授提醒大家,相比于左心衰竭,右心衰竭的诊疗在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方面一定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该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