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2016CHC】张健教授:扩张型心肌病及格高血压伴收缩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可复性临床研究进展

点击量:   时间:2016-11-18 20:20

图片

 

图片

 

 
 

张健教授首先提出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心肌异质性疾病,指在没有异常(压力或容量)负荷状态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的缺血因素存在的前提下,出现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也可出现舒张功能障碍)。近年来,阜外医院通过大量大样本临床试验发现,通过标准抗心衰药物或非药物措施(CRT、LVADs等)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主要指收缩功能)可获得明显改善(伴或不伴左心室结构的明显改善),即左心室逆重构(LVRR)。

 

张健教授指出,既往文献报道LVRR发生率在15.4%-70.0%之间,多数在25.0%-50.0%之间,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研究人群基线特征不同、LVRR的评价指标不同以及随访时间不同等。目前国际国内采用较广泛的LVRR评价指标是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或缩短分数(FS)的提高,伴或不伴有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或容积(LVEDV)的缩小。

 

张健教授随后通过分析2008年-2013年于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指出心衰病史、入院收缩压水平、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左心房前后径是LVRR(恢复)的基线预测指标。通过亚组分析,新发DCM(病史≤6个月)患者LVRR恢复率明显高于慢性DCM(病史>6个月)患者(42.3%vs15.5%,p<0.001);基线药物治疗与基线CRT治疗患者间没有明显差别(25.0%vs26.7%,p=0.791),全程药物治疗与CRT治疗之间恢复率也没有显著差别(25.8%vs25.0%,p=0.903)。

 

张健教授随后就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可复性进行了报告。通过分析2008-2013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住院的成人心衰患者,确定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血压水平≥160/100mmHg、入院超声LVEF≤40%且LVEDD>55mm为入组病人。研究发现,恢复患者的LVEF从基线(30.5±6.3)%明显提高至首次恢复时(56.3±4.8)%,平均提高了(25.9±6.6)%,提高范围是13-40%;其LVEDD从基线时的(64.8±5.7)mm明显减小至首次恢复时的(50.3±3.2)mm,平均缩小了(14.5±6.0)mm,缩小范围6mm-33mm。张健教授指出高血压心力衰竭LVRR(恢复)的基线预测因素包括心衰病史、入院收缩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通过进一步比较DCM与HTN患者恢复情况,高血压性心力衰竭LVRR的发生率高于DCM。

 
 
 
 
 
 

专家简介

 

图片

张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理事和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国循环杂志》常务编委以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心血管病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编委。



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