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专家是咋说的!
这是一个处理非常成功的病例,患者因为心肌桥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术后发生了反复的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心室电风暴,诊断明确,依据非常充分,处理及时。本病历比较特色的地方有以下几点:一迅速上了机械循环支持用IABP对搭桥术后心力衰竭的病人进行心功能的支持,保证了冠脉灌注,为后续的治疗创造了条件;二连续电击片除颤为及时纠正室颤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三 室颤纠正以后使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维持心率这是符合目前的指南推荐的,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断Na+ Ca2+离子内流以及K+外流的作用,同时抑制交感中枢过度激活,提高室颤阈值,降低病死率。另外,这个病人在整个处理的过程中足够的镇静、镇痛也对抑制患者交感反应起到一定作用,该患者很快的恢复与采取的综合处理措施有极大关系,这样成功的治疗案例值得大家学习。
遗憾的是未见患者的超声检查,不能明确反应患者心脏收缩功能,艾司洛尔使用到800mg/h的超大剂量,使用过程需要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该例艾司洛尔用于交感风暴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临床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尤其对于此类年轻、基础病变为心肌桥、心肌受损程度较轻、无严重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发作交感风暴,使用大剂量艾司洛尔处理是非常安全的,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专家介绍
基本情况:
黄晓波,男,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生导师。
专科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 全国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分会 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医师专委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四川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常务委员
《中华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编委
《中华危重病急救杂志》 通讯编委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编委
获奖:
2013年,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省政府
2014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政府
2015年,四川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学术带头人,省卫计委
2016年,四川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候选人,省政府
多次荣获四川省卫计委、卫生厅直属机关党委、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优秀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科研: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省级和厅级医学科研课题5项。参编书籍4本。
主要研究方向:
脓毒症基础与临床,脑死亡供体器官功能保护,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多器官功能支持。
主要业绩:
个人在血流动力学监测、脑死亡鉴定、器官供体保护、重症胰腺炎围术期并发症治疗、多器官功能支持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1、近五年科室开展了优化血流动力学监测上百例,开办了省级继教培训班六届,为优化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积极推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团队为三百余例肝移植术后提供监护,其中最小的肝移植病人0.5岁,预后良好。
3、成为西南片区脑心死亡器官捐献最多的团队,科室也为脑心死亡供体的器官保护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第一例ECMO辅助下脑心死亡病人的器官保护。
4、2015年开展了全国第二例人源性生物人工肝治疗,为重症肝衰竭病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作为全国第一家开展EIT的三甲医院,监测包括俯卧位通气病人、肾移植感染病人、严重肺不张病人的有效肺通气的改变等,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目前正在积极的将第一手资料转化为更大的成果推广。
6、科室总共开展了10余例ECMO技术,位居全省第一,包括在上气道梗阻的病人的应用、肺移植病人术后过渡、心死亡病人器官功能维护以及重症病人支持等方面大力开展,形成了一个随时待命的团队,可以完成院内、市内和城际之间的带机转运,为重症病人的及时救治提供有力的保障。
7、带领团队完成了西南片区首列肺移植术的围手术期监护,病人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