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死亡率
(HFrEF vs. HFpEF)
心衰病理生理
SNS + RAAS(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VS. BNP
心衰药物治疗靶点
ACEI
➤ ACEI降低HFrEF(心梗)的死亡/再住院
➤ ACEI降低收缩性心衰患者的死亡/再住院/心梗
RAS系统抑制剂对 HFpEF预后的影响?
荟萃分析
Journalof Cardiac Failure 2010
RAS抑制剂不降低HFpEF死亡率(上)
住院率(下)
ACEI 治疗剂量
ACEI 治疗要点
对所有 HFrEF(除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均推荐应用
与β阻滞剂联合
不应用于既往用药后出现致生命威胁的不良反应(如血管性水肿)或妊娠、计划妊娠的患者
谨慎应用:SBP<80mmHg、Cr>3mg/dl、双侧肾动脉狭窄、血钾>5.0mEq/L
不同ACEI改善症状或对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逐步增加剂量
初始治疗,1-2w内评估血钾、肾功,以后周期性复查
尽可能达到治疗靶剂量;如不能耐受靶剂量,可以选择中间剂量
避免突然中断治疗
ACEI 指南推荐
ONTARGET 研究
The ONgoing Telmisarta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RamiprilGlobal EndpointTrial (非心衰)
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同效,而且耐受性稍好
替米沙坦+ 雷米普利不优于雷米普利,并且副作用增加
NEng J Med 2008: 358(15): 1547−1559.
ELITE II研究(superiority)
治疗剂量
ARB 指南推荐
β阻滞剂降低 HFrEF死亡/再住院/心梗
β阻滞剂 HFpEF?-荟萃分析
全因死亡率p=0.001(- 9%)
复合终点(死亡+住院) p=0.88
心衰住院率 p=0.9
aβ阻滞剂 HFpEF? J-DHF研究
累计心血管死亡率或任何心血管原因非计划住院率
β阻滞剂治疗剂量
急性失代偿心衰继续β受体阻滞剂
——荟萃分析
降低住院死亡率
降低短期死亡率
降低短期复合终点(再住院率+死亡率)
J Am Coll Cardiol HF 2015
β阻滞剂治疗要点
推荐所有稳定的 HFrEF(除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应用
一旦诊断HFrEF,尽早开始应用(即使是症状较轻,或经其他治疗症状已经改善的患者)
开始应用β阻滞剂之前,不必要ACEI已经达到较大剂量甚至靶剂量(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β阻滞剂+小剂量ACEI>单一ACEI靶剂量)
无症状窦缓、反应性气道疾病也可以考虑应用
慢性 HFrEF发生急性失代偿 HF,可以继续应用β阻滞剂,相应减小剂量。发生严重低血压或休克,建议短期停药,出院前应尝试再次启动。液体潴留,建议与利尿剂联用,利尿剂之前不建议应用
监测症状体征,逐步增加剂量
尽可能达到治疗靶剂量
避免突然中断治疗
β阻滞剂指南推荐
硝酸酯
螺内酯降低重度心衰的死亡风险
RALES研究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螺内酯25mg/d8周后50mg/d;1995-1998年,195个中心;n=1663,平均随访1年
6月内 NYHAIV或6周内 NYHA III/IV (平均EF 25%)
N Engl JMed 1999
安全性
RALES研究
➤ 高选择性MRA伊普利酮 (Eplerenone) 减少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主要终点事件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依普利酮 25mg/d 滴定至50mg/d;1999-2001年,674个中心; n=6642
急性心梗后3-14天,EF≤40%(平均EF33%)
N Engl J Med 2003
➤ 伊普利酮降低HFrEF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率
—ENPHASIS研究
>55y,NYHA II (无AMI),EF<30%(或30-35%,QRS>130ms),ACEI/ARB、β阻滞剂达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1/3的入选患者GFR<60ml/min
N Engl J Med 2011
安全性
—ENPHASIS研究
螺内酯不减少HFpEF主要复合终点事件
—TOPCAT研究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螺内酯15-45mg/d;2006-2012年,6个国家233个中心;n=3445,平均随访3.3年
≥50y,症状性心衰,EF≥45%,SBP<140 mmHg or≤160mmHg(联合≥3种降压药) 12月内因心衰住院史,血钾<5.0mmol/l
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脏骤停和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
螺内酯在特定HFpEF患者中改善预后
—TOPCAT研究再分析
俄罗斯/格鲁吉亚1678例患者,美洲(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1767例患者
美洲人患者基线年龄更大,房颤和糖尿病更多,LVEF和肌酐更高
美洲人螺内酯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
MRA 治疗剂量
启动治疗后,K+升高≤6.0mmol/l或肾功能恶化,需控制K+直到≤5.0mmol/l
高钾血症/肾功能减退消失后至少72h,考虑减量后从新开始应用
MRA 治疗要点
Cr<2.5mg/dl( Cr>1.6mg/dl)
老年人、低体重患者,GFR或CCR>30ml/min
血钾<5.0mEq/l
小剂量起始:螺内酯12.5mgQd,伊普利酮25mgQd
合并应用ACEI增加高钾血症风险(如卡托普利≥75mg/d,依那普利或赖诺普利≥10mg/d)
初始治疗期间,补钾治疗应间断给予或减少剂量
初始治疗,3天-1周监测肾功、血钾,前三月至少每月复查
MRA 指南推荐
伊伐布雷定
窦房结 If 电流特异性抑制剂
随机对照试验,伊伐布雷定组3268,安慰剂组3290,中位随访22.9个月
症状性心衰患者,LVEF≤35%,窦律,心率≥70次/分,已接受优化药物治疗
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加重住院
SHIFT研究中国亚组分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3):190-197.
随机对照试验,伊伐布雷定组106,安慰剂组119,平均随访15.6个月
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加重住院
伊伐布雷定指南推荐
ONTARGET 研究
The ONgoing Telmisarta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RamiprilGlobal EndpointTrial (非心衰)
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同效,而且耐受性稍好
米沙坦+ 雷米普利不优于雷米普利,并且副作用增加
NEng J Med 2008: 358(15): 1547−1559.
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ARB
同时应用 ARB、ACEI、倍他阻滞剂增加不良事件 (post hoc analysis)
ARNI(LCZ696)
随机对照试验,LCZ696组4187,依那普利组4212,中位随访27个月
症状性心衰患者NYHA II~IV级,LVEF≤40%
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
ARNI指南推荐
GDMT
guidelinedirected medical therapy
小变量滴定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老年及CKD患者需要较多就诊和实验室监测
严密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及心率随体位的变化,尤其是有体位性症状、过缓、或低血压(80-100)
交替调整不同类药物(尤其是ACEI/ARB和beta阻滞剂),对于BP高或者正常/心率正常滴定速度可加快、
监测肾功/电解质(Cr和电解质),初始Cr会升高,不一定停药,请肾内科确定可耐受值
剂量增加会有乏力、虚弱,通常一过性(数天),监测生命体征
不鼓励突然停GDMT药物
细心评价其它控制HF症状药物(利尿剂、硝酸酯)
其它紧急情况(呼吸道感染)可暂时调节GDMT剂量
患者、家属、医生教育
心衰药物治疗
➤ 改善预后
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
MRA
血管扩张剂
伊伐布雷定
ARNI
➤ 控制症状
利尿剂
强心剂
…
董建增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1988年获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后经过了规范的内科住院医师和心血管专业医师培训,1993年获河南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专业在职博士学位。自1993年起从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熟练掌握并广泛开展了冠心病、心律失常、起搏、瓣膜病及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自2003年起工作重点聚焦在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尤其是房颤和复杂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建立了一套安全、高效、具有原创性的房颤导管消融技术体系。有关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十一五“863”项目1项(房颤导管消融模拟器,用于医生培训),主持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