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步
但危重症冠心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成为我国冠心病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
在中国,心功能严重受损、射血分数低于35%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人数众多,即使在优化药物治疗情况下仍然频发心绞痛、再梗和心衰,有许多患者往往也难于承受CABG手术,植入CRT,安装ICD。
因此针对这些患者,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
中医药能否发挥作用?备受关注。
缺血性心肌病诊治现状
❈ 1970年Burch 等首先提出“缺血性心肌病”的病名
冠脉病变所致心肌长期缺血引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
临床上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组候群
❈ 1984 年Pantely等将其进行了再定义
为在排除了如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反流等结构性异常以后,由于收缩功能降低和(或)舒张功能改变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心室功能损害。
❈ 1995 年WHO/ISFC对本病的定义为
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收缩功能损害,但能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缺血损害程度来解释。
❈ 2013年ESC稳定性冠心病管理指南中将本病作为SCAD的一种临床类型而纳入,这也强调了ICM主要是慢性缺血性心肌疾病。
ICM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女性约为5~7:1。
其发病率正不断快速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人口老龄化、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冠心病救治水平的提高使存活率增加等等。
ICM是冠心病的一类特殊类型,属于冠心病的晚期或终末期阶段,其预后不良,存活率低,比原发型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更差,5年病死率50%~84% 。
ICM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很差,如EF<35%患者虽经积极治疗其4年存活率仅35% ~ 60%。
其次:冠状动脉痉挛
少见:冠状动脉栓塞、血管炎、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
❈ 心肌顿抑
缺血心肌再灌注后需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才能恢复收缩
心肌仍存活
❈ 心肌冬眠
心肌灌注慢性降低
部分心肌仍存活数周、数月、数年,但收缩功能低
缺血纠正后,心功能恢复正常
❈ 诊断ICM须具备:
① 有明确冠心病史,至少有1次或1次以上心肌梗死(有Q波或无Q波心肌梗死);
② 心肌明显扩大;
③ 心功能不全征象和(或)实验室依据;
❈ 排除条件为:
① 排除冠心病的某些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心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不全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② 除外其他心脏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衰。
ICM的治疗目的是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因其实质上属于冠心病继发合并心力衰竭,故治疗应遵循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两类疾病指南。
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血运重建、心脏再同步化)、外科手术、血管/心肌再生治疗等,其中血运重建治疗在本病治疗中意义重大。
ICM属难治性疾病,其预后差,治疗实为棘手且治疗效果较差,尤其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
针对ICM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通过特定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和评估,如证实有足够量的存活心肌(冬眠心肌)存在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血运重建(CABG或PCI)
开其源流,使冬眠心肌被唤醒而恢复其正常心肌功能,可以起到病因治疗的效果,这也是ICM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的理论依据。
中医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初步认识状
在我国,中医药在冠心病与心衰综合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缺血性心肌病中医治疗现状
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
清除氧自由基,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顿抑心肌细胞
改善无复流现象
抑制左室重构
促进血管再生
病因病机认识缺乏创新
中医证型缺乏统一标准
中医临床研究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创新
中药药理研究及制剂研究与临床需求有较大差距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优势与不足
中医药在ICM治疗方面的重视不够,有关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中医药诊疗经验十分丰富,而针对ICM的诊疗实践较为忽略,临床缺乏针对ICM的中医诊疗方案或共识;
临床研究少且多为小样本的观察性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高质量临床研究较少;
对中医药优化血运重建效果的机制研究欠深入,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欠明确。
缺血性心肌病中医药治疗策略
❈ ICM血运重建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改善心功能及体质状态,为ICM患者争取血运重建机会
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血运重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改善非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
改善血运重建术后残余症状及体质,有利于疾病康复
缺血性心肌病中医药治疗策略与方法
辩证施治
整体观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
调节机体整体功能代谢病因治病、冠心病治病及心衰治疗
❈ 附子: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的子根
主要作用成分是乌头类生物碱,具有改善心肌收缩,扩血管,增加血液流动等强心作用。
附子中所含的去甲乌药碱,为B受体激动剂,也能兴奋a受体,明显提高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幅度,降低心肌耗氧量,且减少缺血时乳酸及磷酸激酶的释放,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附子中去甲乌头碱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提高窦房结自律性,改善房室传导,提高心脏泵血功能,保护并修复心肌细胞
❈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Leguminosae)的根
黄芪具有较好的扩血张血管、对抗缺氧、强心、利尿的作用。
黄芪中所含的黄芪多糖和皂苷均具有缓解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黄芪皂苷可以通过控制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及血管的内皮细胞,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抑制左心室重构来改善心衰患者病情。
❈ 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又称为亚洲参)属于五加科
人参皂甙且有非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降低血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人参皂甙还可以抑制肉皮细胞血栓素的产生并增加前列环素的生成,降低小血管阻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
人参皂甙能增加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的浓度,能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
❈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
丹参素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丹参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肌肥大、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扩张冠脉等多种药理作用
丹参酮IIA是丹参中最丰富、结构最具有代表性的丹参酮,是“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的脂溶性有效单体,具有抗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 参芍胶囊:人参茎中皂苷,白芍
➤ 丹蒌片:瓜萎皮、薤白、葛根、川芎、丹参、赤芍、泽泻、黄芪、骨碎补,郁金
➤ 冠心舒通胶囊:广枣、丹参、丁香、冰片、天竺黄
➤ 脑心通胶囊: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
➤ 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
➤ 麝香保心丸: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
➤ 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
➤ 通心络胶囊: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 益心舒胶囊: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山楂。
➤ 参附强心丸:人参、附子(制)、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等。
➤ 心宝丸:冰片、蟾酥、附子、鹿茸、人参、肉桂、三七、麝香、洋金花。
❈ 芪苈强心胶囊: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
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来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衰;
通过增加心脏ATP来改善其能量代谢,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并可明显减低AngII来抑制心肌重构;
可明显抑制心脏肥厚性基因的表达,胶原沉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凋亡和自噬减弱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脏重塑。
改善血流动力学
❈ 麝香保心丸: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量及6min步行测试,BNP、血清H-FABP(心型脂肪酸合成蛋白)水平,改善心功能。
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脂质浸润,降低血清CRP浓度,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衰症状。
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机体器官低灌注,改善肺瘀血及体循环瘀血,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 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
益气通脉,活血止痛:
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来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衰;
通过增加心脏ATP来改善其能量代谢,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并可明显减低AngII来抑制心肌重构;
可明显抑制心脏肥厚性基因的表达,胶原沉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凋亡和自噬减弱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脏重塑。
改善血流动力学
❈ 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稳心颗粒对心肌细胞钠、钾、钙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属于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Ⅰ、Ⅲ、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稳心颗粒可以明显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室速/室颤发生,可能与其抑制ICa-L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有关。
稳心颗粒也显示出了抗房颤发生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与其改善心房缝隙连接蛋白重构有关
❈ 参附注射液:红参、黑附片
温阳益气:
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及活动耐量,缩小左室收缩未内径和容积,从而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衰症状。
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改善心脏结构组织的受损。
有强心、扩冠、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强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通过降低血黏度。
❈ 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
益气养阴:
可心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增强心肌收缩力,且能强心利尿,从而改善心功能及血液循环。
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
可减少心肌线粒体Ca离子的再摄取,使cAMP浓度增高,提高心室舒张速率,缩短心室舒张间期。
可改善微循环,降低体循环阻力。
❈ 黄芪注射液:黄芪
温阳益气:
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及活动耐量,缩小左室收缩未内径和容积,从而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衰症状。
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改善心脏结构组织的受损。
有强心、扩冠、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强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通过降低血黏度。
❈ 心脉隆注射液:心脉隆浸膏
益气活血,通阳利水:
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提示:本品可加强正常及戊巴比妥钠致衰竭的离体、在体猫心乳头肌收缩力;
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离体大鼠心衰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能增加失血性休克猫心脏、肾上腺的组织血流量,对右旋糖酐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幼大鼠有扩张微血管、增加毛细血管数的作用;
可增加麻醉犬尿量。可心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小结与展望
中医药对缺血性心肌病血运重建、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及减少再住院率均有极积作用。
临床可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血运重建术(PCI,BABG等)及治疗慢性心衰的“金三角”治疗联用,以提高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在缺血性心肌病防治中,应按照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整体调整治疗,标本兼治。
目前中医药对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具体的靶点研究较少。疗效指标缺乏长期随方的终点“硬伤”指标(如死亡率、致残率法)。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肌病的药效、量效机制尚需大样本循证研究证实。
李应东教授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中联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临床心血管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评审专家,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基层卫生》主编,《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西部中医药》编委、《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中国高原医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编委、《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编委等职。先后被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