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IHFC
在2019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张抒扬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对精准心脏病学的理解》的精彩报告,现将其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第一部分
精准心脏病学概述
以个体化医疗为宗旨
通过高通量方法全面获取生物组学、表型组学信息
利用云计算、AI等信息学手段处理信息并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实现针对患者个体设计最佳诊疗方案
NatarajanP, O'Donnell CJ. Reducing Cardiovascular Risk Using Genomic Information in the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 Circulation 2016;133:1155-9.
https://blogs.utmb.edu/researchresources/nih-precision-medicine-report-receives-go-ahead-to-move-forward/
循证医学的限制
严格的纳入、退出标准
特定人群、人种代表性不足
明确的时效性限制
病理生理学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缺少个体化的关注和强调
精准心脏病学在中国意义重大
患病人数众多
不同的人口学特征
复杂的遗传学背景
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第二部分
精准心脏病学研究
高血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基因位点数据带入计算出遗传风险评分,为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罕见病研究:定位罕见病疾病位点也揭示了许多常见疾病的遗传、分子和生化致病机理
第三部分
精准心脏病学应用
冠心病的风险评估
- 多基因风险积分Polygenic Genetic Score(PGS)
来源于50个基因多态性位点(SNP)得到积分
- 生活方式风险
饮食、运动、吸烟及肥胖四个方面
- 三个前瞻队列首次定量分析验证了遗传背景与生活方式在冠脉疾病发病过程中贡献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7814样本
Women’s Genome Health Study (WGHS): 21,222 样本
Malmö Diet and Cancer Study (MDCS) :22,389 样本
- 高遗传风险人群 vs低遗传风险人群 风险升高91%
- 高风险人群中,改善方式降低患病风险46%
- 基因风险评估降低患者LDL-C水平
基因风险评分:28个CAD相关基因
传统风险评估
试验组:告知基因、传统风险结果
对照组:仅告知传统风险评估结果
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
高遗传风险组:LDL-C下降更加显著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
极具异质性的疾病
约35%具备相关遗传家族史
可继发于感染、自身免疫疾病、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SCN5A突变(约2%)
编码NaV1.5 alpha通道
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伴室性期前收缩
对于ACEI、beta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反应不佳
对胺碘酮、氟卡因反应良好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TTN突变
DCM患者20-25%携带
TTN基因截短突变与重度DCM相关
关联5267名患者表型组数据与TTN基因测序
TTNtv与更为严重的心功能障碍相关
TTNtv突变位置影响心功能
若突变影响高度表达外显子,致病可能性更高
携带TTNtv突变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
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
分析个体基因组在药物代谢途径中起到的作用及个体对于药物的不同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 — 遗传背景与药物效果
回顾了20个与药效明确相关的基因
11个心血管用药相关基因,涉及4种心血管药物
药物基因组学——药物效果影响
(氯吡格雷与CYP2C19基因)
位于Ch 10q23.33.
对多种药物存在代谢作用
在肝脏与小肠表达
CYP2C19突变可能导致氯吡格雷有效代谢产物减少
第四部分
精准心脏病学面临的挑战
第五部分
总结:精准心脏病学
张抒扬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世界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女医师分会心脏与血管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罕见病分会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罕见病诊疗保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保障办公室主任,国家卫健委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和参与了国家多项研究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牵头人。作为一名跨学科的临床医学、临床药理和慢病管理专家,组织领导并参与了30余项国际和国内药物临床试验,目前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主编/译专著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