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衰(HF)是一种由于任何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心室充盈/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
心力衰竭疾病现状
1.患病率、死亡率、再住院率较高。
美国心衰发病率达1.6%,死亡率达50%、月内再住院率为25%。中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心衰患者450万,慢性心衰(CHF)患病率为0.9%。其中女性>男性;北方>南方;城市>农村。
中国心血管报告2013
2.心衰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
年龄每增加10岁,CHF发病率几乎增加1 倍,病死率增加4 ~ 5倍,再次住院率及医疗费用显著增加。
2013 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心力衰竭的事件链
心力衰竭的体征
绝大多数疾病贵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心衰也不例外。心衰有何表现呢?
心衰的自我管理
心衰是一种反复循环入院的疾病,这就强调了心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一)心衰自我管理的概念
心衰自我管理是一个积极、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病人为了提高健康、阻止疾病发展、识别和参与治疗健康偏差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
(二)心衰自我管理的意义
早发现,早干预,坚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三)心衰自我管理的内容
1.容量管理
低盐(<2 g/d)/普食(应用袢利尿剂时)
限水
2.运动康复
运动锻炼可以减少神经系统的激活和减慢心室重塑的进程,对减缓心衰病人的自然病程有利,是一种能改善病人临床状态的辅助治疗手段。
3.心理疏导
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心情抑郁,这种不良情绪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加重心衰。所以,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心态平和对心衰患者的病情大有裨益。
4.用药指导
尽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维护心肌功能、推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到来、降低远期死亡率、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营养支持
合理的营养能减少危险因素,减轻脏器负担、恢复器官功能和提高免疫功能,延缓心血管疾病进展;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与医疗和护理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约有15%的死亡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方式不健康和缺乏锻炼引起。
6.控制危险因素
应当控制或避免可能引起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吸烟等,从而减轻对心肌的损害。
7.排便指导
用力排便会加重心脏负荷使心衰症状加重,注意排便力度,坚持每天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等药物辅助。
8.自我监测
每天准确记录 24 h液体出入量、体重、心率、血压,指导患者建立家庭护理表,记录每天进食量、进食时间,运动量、运动时间,服药时间。
9.动态评估
临床一般状况评估(症状+体检)、生化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BNP/ NT-proBNP、远程监测。
(四)提高自我管理措施
1.一般性随访:每1-2个月1次
(1)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容量负荷及体质量变化;饮酒、膳食和钠摄入状况;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依从性和不良反应。
(2)体检:评估肺部啰音、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等。
2.重点随访:每3-6个月1次
心电图、生化检查、BNP/NT-proBNP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良好的心衰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和急诊率。
患者家庭自我管理的知识教育从医院过渡到家庭是非常有必要的。细致、有计划、系统的自我管理指导有助于长期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改善其疾病控制能力。
家庭中心衰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表明心衰管理的家庭督导和心衰管理知识的教育对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多项指南指出心衰管理的重大意义。
患者心衰管理的现状
研究发现良好的心衰管理可以有效减少CHF患者的复发率、病死率、再住院率。但是由于患者社会网络(家庭和朋友)支持少、心衰管理教育未能从医院过渡到家庭、依从性差等等原因。目前CHF患者的心衰管理状况处于低水平,并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传统医疗下的慢病管理
未来我们需要的慢病管理
传统医疗+互联网=为慢病的管理提供终端的服务和全新的医疗模式
专家介绍
甘天翊,男,心血管内科博士,博士后,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10年,对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科研有较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熟悉掌握冠脉介入和电生理检查等操作技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研究数项,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