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来自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的罗助荣教授为我们带来了“STEMI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处理”的精彩报告。
一、概 述
一、STEMI定义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多为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内皮损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过程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分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
♦3型:心脏性猝死
♦4a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
♦4b型:支架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梗死
♦5型: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心肌梗死
二、AMI-HF的原因
【心衰的原因】
♦1、既往疾病
陈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2、心肌梗塞
LM或LAD无逆向,RCA闭塞、多支病变;机械并发症;心肌细胞损失,钝抑心肌,心室重构等
♦3、PCI操作相关
复杂操作阻断血流时间长,大量造影剂,原有非罪犯血管丢失
影响AMI-HF发生的因素:
♦ 心肌坏死——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排血量下降,外周灌注不足,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左室顺应性下降——心力衰竭、肺淤血
♦ 机械性并发症:室间隔穿孔,游离壁破裂,乳头肌断裂致急性二尖瓣返流
♦ 快速型心律失常
♦ 合并其他并发症:贫血、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感染、主动脉瓣膜疾病等
♦ 医源性因素
三、AMI-HF流行病学
[1]
♦ChinaPEACE研究随机确定162家医院,共入选16100份研究病历。研究医院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001至2011十年间,急性心梗患者86%为ST段抬高型(STEMI),因STEMI住院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多。全国STEMI的估计住院率上升。
[2]
♦AMI-HF的发生率不同研究报道的数值有所不同,最低为10%,最高为48%。
♦2013年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报道1996-2007年20812名首次AMI患者的HF的发生率如下:
[3]
文献报道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比例为5-7%。
《2014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指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比例为6-8%。
四、AMI-HF近远期死亡率
[4]
♦2015年,瑞典SWEDEHEART研究,共纳入1996-2008年199851例AMI患者,结果示:院内1996-1997年AMI合并心衰发生率46%,2008年28%。
♦ AMI合并心衰发生率下降与有效再灌注治疗;辅助器械的应用;新型药物的使用;询证医学研究和指南的更新密切相关。
♦长期随访AMI合并HF患者死亡率增加3-4倍。
二、病情评估
一、临床评估
♦临床评估: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脑利钠肽等
♦ 心功能评估(killip分级)
二、左室功能评估
[5]
♦《2014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指出:左室功能是STEMI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预测因素之一,所有STEMI患者均应评估LVEF(I/C)。
♦有文献提出,左室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起病时的EF值、性别(女性更优)、既往有无心肌梗死、血清肌钙蛋白的峰值、有无对侧的室壁运动异常、起病时发生室颤或心跳骤停。
病情评估
♦1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神志、心率、血压、呼吸、Killip分级等
♦2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HF患者,尽早血运重建。
♦3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TEMI-HF患者,积极稳定血流动力学,争取早期血运重建。
三、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治疗
[6]
♦心肌总缺血时间决定STEMI 的梗死面积和预后。
♦冠状动脉闭塞20分钟后自心内膜向心外膜呈进行性损害直至坏死,闭塞40分钟后坏死面积约为总面积的30%,3小时约为50%,6小时约为70%,24小时约为80%,如于冠状动脉闭塞3小时内恢复有效再灌注可使50%以上的心肌免于坏死。可见,心肌总缺血时间是决定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早期有效再灌注治疗,尤其是3小时内的有效再灌注治疗,可以挽救大片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室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一、再灌注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2013 Am Heart J Meta分析,纳入33项研究。结果:每1小时再灌注延迟,导致新发心衰增加4-12%,随访过程中心衰增加4%;早期再灌注,出院时LVEF增加2-8%,随访过程中,LVEF增加3-12%。
再灌注时间延迟不但与AMI死亡率有关,同时与心衰的发生以及射血分数的受损同样存在关系。
二、STAMI-HF的再灌注时间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
直接PCI: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12小时(证据水平B);
即合并心衰者无时间限制,早期直接PCI是最佳选择。
2013 ACC/AHA指南:
Primary PCI should be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STEMI and cardiogenic shock or acute severe HF, irrespective of time delay from MI onset.(IB )
《2014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2014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由于 STEMI 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与心肌总缺血 时间密切相关,因此 STEMI 救治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并在此前提下,力争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有效、持久的心肌再灌注,才能挽救存活心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并发症。
三、STAMI-HF的血运重建方式
[8]
1、STEMI-HF的血运重建方式-溶栓
♦ STEMI发病3小时内的溶栓效果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似, 且溶栓治疗快捷、简便、易行,故如不能于120分钟内完成PCI,就应在30分钟内进行溶栓治疗。
♦ 同时应强调,溶栓只是STEMI再灌注治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溶栓后3~24小时内应及时转运至上级PCI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以进一步评价血管再通与心肌灌注水平,对溶栓开通血管效果欠佳的STEMI患者及时行PCI,以期进一步确认、补救、完善和巩固STEMI 再灌注治疗的效果。
2、STAMI-HF的血运重建方式-CABG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当STEMI患者出现持续或反复缺血、心原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而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不适合行PCI或出现心肌梗塞机械并发症需外科手术修复时可选择急诊CABG。
3、STAMI-HF的血运重建方式-PCI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4、STAMI-HF的血运重建方式选择
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TEMI-HF
>>>> 一、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处理
♦已出现急性肺水肿和明确的I或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首先纠正肺水肿和呼吸衰竭。(利尿、血管活性药物)
♦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I,C)。
二、右室心梗合并HF的处理
♦《2014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指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几乎50%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功能不全;血流动力改变有25%。
♦ 右室急性心梗,提倡优化前负荷。早期扩容;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有助于用药;充分补液后血压仍低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以恢复冠脉灌注压。(避免使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
♦ 2015中国STEMI指南建议,若补液500~1000ml后血压仍不回升,应静脉滴注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右心室梗死患者应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
三、STEM-HF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
四、机械并发症合并HF的处理
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TEMI-HF药物治疗
STEMI-HF的整体规范化救治的各个环节也与患者最终救治效果密切相关。
[9]
左西孟旦(Ⅱa类,B级,《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2014》推荐),
在欧美国家应用十余年,能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症状及血流动力学,不增加死亡率;作为第一个被指南推荐的钙增敏剂,将成为心衰药物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选择。
六、机械辅助装置的应用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
♦ 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SHOCKII临床试验,比较了IABP与常规最佳药物治疗,结果显示IABP并未降低ACS患者30天死亡率或带来其它方面获益(见图1)。
♦最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中对于ACS患者常规应用IABP的推荐级别较前有所下降,在ACC/AHA指南为IIA类推荐,B类证据,
♦ ESC指南不建议对ACS患者常规应用IABP(III类推荐,A类证据)。
♦目前认为,虽然单纯IABP治疗并不改善AMI并发CS患者总生存率,但可为此类患者创造血运重建的机会。
2、经皮心室辅助装置(Percutaneous Ventricular Assistance Device,pVAD)
♦心室辅助装置采用机械的方法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做功以维持循环,主动降低左室负荷及心肌耗氧,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为心肌功能恢复提供了时间。
♦经皮穿刺植入的心室辅助装置,如Impella(Abiomed 公司,德国)和TandemHeart(CardiacAssist公司,美国)等辅助装置。
3、经皮体外膜式氧合器(percutane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pECMO)
♦经皮体外模式氧合器是一种短期呼吸替代兼有循环辅助功能的装置,由轴流泵、加热器和氧合器组成(见图3)、可以通过静脉-静脉或动脉-静脉插管建立循环,不仅能够提供循环支持,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氧合状态。
♦适合心源性休克合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时限一般不超过两周。
五、总结
STEMI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处理总结
[1]Li J, Li X, Wang Q, et al.Lancet, 2015,385(9966):441-51.
[2]Hung J, Teng TH, Finn J,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13,2(5):e000172.
[3]Shah RU, de Lemos JA, Wang T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6,67(7):739-47
[4]Desta L, et al. JACC Heart Fail, 2015,3(3):234-42.
[5]Brooks GC, Lee BK, Rao R,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6,67(10):1186-96.
[6]2016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7]Goel K, Pinto DS, Gibson CM. Am Heart J, 2013,165(4):451-67
[8]2016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9]《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2014》
专家简介
罗助荣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目前是南京军区“334”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兼任福州总医院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心血管专业负责人、福州总医院胸痛中心技术总监、世界中医联合会心脏介入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血栓栓塞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内科病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脏杂志》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荣立南京军区联勤部三等功一次,多次享受军区优秀科技人才特殊岗位津贴;近年来担任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东方会、南方会、海西会、长城会等)主席团成员、讲者或主持人;在SCI及国内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军队重点课题及省自然基金等科研课题5项,总资助经费达100余万元;近2年参与国际及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研究10多项。
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20余年,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军较早期开展冠脉介入技术,2000年引进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技术,2005年在福建省及南京军区率先开展急性胸痛救治绿色通道,2014年建立东南沿海首家胸痛中心,冠脉介入治疗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水平处于国内及军内领先水平。在导管射频消融方面,能够独立完成Ensite3000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并于南京军区及福建省内率先成功开展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处于国内及军内先进水平。在心脏起搏器治疗方面,已熟练掌握埋藏式心内自动除颤仪(ICD)安置术、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及3830主动电极植入术等先进技术,达到福建省及军区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