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至3月18日,2018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3月1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的张健教授做了关于“心力衰竭的中国实践”的精彩报告,主要从中国心力衰竭患者大数据的研究进展、中国心力衰竭诊治进展及创新、中国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中国今后心力衰竭的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大数据的研究进展
首先,张教授介绍了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心力衰竭的合并症发生明显变化,合并症相关的死亡率也明显上升。
接着,张教授介绍了中国住院心力衰竭研究及人群特点调查,重点介绍了China-HF注册研究结果,分析了我国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人群特点、院前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率、出院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率以及院内死亡率等方面,并与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心力衰竭注册研究进行比较,包括美国的ADHERE研究、欧洲的EHFSII研究、日本的ATTEND研究及韩国的KorAHF研究。
最后,张教授介绍了心力衰竭患者大数据研究的方向,包括心力衰竭真实世界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指南依从性研究以及心力衰竭患者长短期管理研究等方面。
中国心力衰竭诊治进展及创新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心力衰竭领域相关指南与共识的发布情况,包括2012年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年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心力衰竭超滤治疗建议、2017年静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临床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建议、2017年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及2018年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等。
接着,张教授重点介绍了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的急性心力衰竭处理流程和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流程。
在心力衰竭的新型标志物研究方面,张教授突出介绍了可溶性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在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措施方面,张教授介绍了肾交感神经去除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肾交感神经去除术安全有效,可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早期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肾交感神经去除术受益更明显。
张教授还介绍了成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情况以及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
中国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开展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护理团队关于心力衰竭管理临床研究,中国开展的中药临床研究(包括芪苈强心胶囊、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及养心康片等)以及中国参与的国际新药临床研究(包括了SHIFT研究、ACEND-HF研究、PARADIGM-HF研究、PANORAMA-HF研究和RELAX-AHF-ASIA研究等)。
接着,张教授分别介绍了重组人纽兰格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SHIFT研究中国亚组数据分析,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心源性水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以及左西孟坦(海合天欣)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多中心非劣效试验等。
中国今后心力衰竭的发展方向
首先,张教授介绍了中国心力衰竭的平台建设工作成果,目前已经成立了中国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创办了心力衰竭国际学院,创建了心力衰竭网,召开了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设立了全国心力衰竭日,创办了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接着,张教授指出,在这些平台基础上,未来将继续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为心力衰竭指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发扬国本,推广中药研究,积极推行院外心力衰竭患者的远程管理,进行心力衰竭质控管理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包括慢性心力衰竭长期管理研究及评价和质控体系的建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中国心力衰竭促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