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力衰竭国际学院暨2019心力衰竭治疗研讨会期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宋昱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关于《心原性休克治疗进展》的精彩报告,现将其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定义与诊断标准
临床标准
发生率与预后
发生率
IABP-SHOCK Ⅱ研究建立了一个CS患者30 d预测死亡率的评分系统
1
病因和病理生理
• 大量应用负性肌力药物等
➣75%发生在AMI后24 h内
临床表现
➣皮肤血管收缩:表现为皮肤湿冷、苍白、紫绀和花斑
收缩压<90 mmHg,或平均动脉压<65 mmHg
➣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和心包填塞可见明显颈静脉充盈
➣呼吸频率增快,双肺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及临床监测
无创监测
■ 基本监测:
➣血氧饱和度(SpO2)和尿量等监测
■ 心电图:
➣评价合并心律失常情况。
■ 超声心动图:
➣诊断心包积液和室壁瘤
■ 床旁X线胸片:
实验室检查
➣监测血乳酸情况有助于判断预后和评估疗效
■ 血液生化检查:
有创监测
➣实时、准确地观察患者血压水平。建议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
➣中心静脉压非单纯的容量指标,受多因素的影响
➣PCWP正常值为8~12 mmHg,PCWP≥18 mmHg可以协助诊断CS。
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 病因治疗
□ 稳定血流动力学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 维持内环境稳定
□ 防治心律失常
□ 改善心肌代谢
□ 综合支持治疗
□ 需要建立多专业CS诊治团队
CS患者属于复杂、高危且有介入治疗指证的患者(CHIP)范畴,需要心脏团队集体决策血运重建方案,以及选择何种循环支持手段保证围手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CS病因治疗建议:
急性心衰的治疗流程
心原性休克的治疗——药物治疗
利尿剂 (Ⅰ类,B级)
■ 襻利尿剂:迅速降低容量负荷
➣托拉塞米10~20 mg静脉注射。
■ 托伐普坦: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患者,无明显短期和长期不良反应。
血管扩张药物
■ 应用指征:收缩压>110mmHg的患者通常可安全使用;收缩压在90~110 mmHg,应谨慎使用;收缩压<90 mmHg,禁忌使用。
■ 主要作用机制:可降低左、右心室充盈压和全身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症状。
■ 药物种类和用法:硝酸酯类、硝普钠及、重组人BNP等,不推荐应用CCB。
➣严重阻塞性心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也不宜应用,有可能造成心输出量明显降低。
■ 硝酸酯类药物(Ⅱa,B):不减少每搏输出量、不增加心肌耗氧,能减轻肺淤血,特别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心衰的患者。
■ 硝普钠(Ⅱb,B):适用于严重心衰、肺淤血或肺水肿患者。
■ 重组人利钠肽BNP(Ⅱa,B):主要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降低前、后负荷。该药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药物,有一定的促进钠排泄和利尿作用;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
BNP的产生
脑利钠肽(BNP)主要由心室合成,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扩血管激素。随心室容量扩增及压力负荷反应而分泌。
重组人脑利钠肽-四大药理作用
正在研究的药物:重组人松弛素-2(serelaxin)是一种血管活性肽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和血液动力学效应。RELAX-AHF研究表明: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降低病死率,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对HF-REF或HF-PEF效果相仿,但对心衰再住院率无影响。
●应用指征和作用机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伴症状性低血压(≤90 mmHg)或CO降低伴循环淤血患者,可缓解组织低灌注,保证重要脏器供血。
左西孟旦作用机制
• 钙增敏作用→正性肌力作用
浓度依赖型的选择性收缩期钙增敏作用
• KATP通道开放剂
开放血管平滑肌KATP通道 →扩血管
开放线粒体KATP 通道 →心肌保护、多器官保护
临床益处: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低心排与组织器官低灌注,不怎家心肌细胞内Ca2+浓度,不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不增加死亡率。
心原性休克的治疗——器械辅助
短期机械循环支持(Short-term MCS)
IABP:
■ 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又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心输出量
■ 心脏舒张期:主动脉内气囊充气,改 善冠状动脉灌注
■ 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能够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
ECMO:
经皮LVAD:
经皮LVAD:
■ CentriMag心室辅助装置
■ 减少左心室前负荷和PCWP
■ 降低室壁张力和心肌耗氧量
■ 增加心输出量
■ 升高主动脉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CS患者的循环辅助装置使用建议
■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脏器有效灌注是改善脏器功能的根本
■ 应该迅速启动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尽快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 呼吸支持是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建议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时机
■ 对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需尽早启动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小结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急诊及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主任、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天津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心血管病学)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学科建设负责人。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急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心血管病组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心脏学会高血压与心衰学组常务委员;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