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专访】唐熠达: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规划和设想

点击量:   时间:2013-11-30 22:05

 

心力衰竭网:唐教授,您好,这里是心力衰竭网,很荣幸能邀请到您参加我们的专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您的筹备下已于10月30日成立,请唐教授谈谈对于青委会的成立的感想和规划?

唐熠达教授:
青委会的成立让我感觉很兴奋和感动。兴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兴奋我们能有这么一个平台去发展心衰事业,没想到中国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人去关注心衰患者,这是一个好事!另一方面是兴奋我们在与国际和国内学者的交流上能有更多的话语权,例如说今年AHA年会11月初在美国奥兰多举行,我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教授向国际同行介绍了中国目前心力衰竭的现状,受到广泛关注。现在美国、欧洲对国内心衰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非常关心中国心衰领域现状如何?心衰专科的医生和护士都在做什么?中国心衰领域经验的积累能为国际提供什么参考与借鉴?感动是源于青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团结的精神,不论是我们希望开展基层巡讲活动还是今年11月26日的全国心衰日活动,大家积极响应且目标一致,都愿意共同致力于中国心衰事业。
至于规划,我们学会的宗旨就是配合总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完成全年的目标和任务,为此我们也制定了一些策略,并计划从承担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目前即将展开的就是《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全国基层巡讲》活动和11月26日的全国心衰日活动。我们在主任委员张健教授的领导下,也在筹划开展一些全国心衰患者的调查活动和科研型的项目,等具体方案出炉后会及时对外公布。

心力衰竭网:在成立大会上您提到全国基层巡讲活动会每月会举办一次,请问活动的形式是什么?计划先在哪几个城市开展?

图片

唐熠达教授:
我们知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衰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而对于重症心衰来说,5年的生存率比肿瘤还差,很多人都不知道心衰疾病的严重性,我们近期要举办的“全国心衰日”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群众对心衰的了解。而我们全国基层巡讲的目的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另一个就是将各层级医院医生的诊疗过程规范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巡讲的项目,提高全国心衰的诊疗水平,让更多的心衰患者受益。巡讲活动会从中国的最南端开始,一直往北走,第一站目前是定在海口,于12月5日召开,在张健教授、张澍教授、吴明教授等前辈的指导下,青委会委员钟江华教授(海南省的委员海口市人民医院)、刘时武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我们共同主办这次活动,希望为广大致力于心力衰竭治疗的医生提供精神食粮。今后,我们巡讲的题目基本保持一致,会结合各省市的心衰治疗的特点做相应微调。第二站、第三站目前还没有确定,但肯定会是在南方的某个城市。

心力衰竭网:您怎么看待国内外心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差距?

图片

唐熠达教授:
因为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初级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国外更关注于护士和患者本身的积极参与,而国内更多的责任落在医生肩上。对于我国来说,中国今后走这种护士和患者本身参与更多的路线长期来看也是可行的,但当前看来还有些距离,目前专委会和青委会,也包括你们心力衰竭网,都在做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事情,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方式,比如说心衰患者管理的App、网络和数据库等,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心衰管理的认知以及规范化诊疗的能力。

心力衰竭网:非常感谢唐教授对我们的认可,心力衰竭网会尽可能的去发挥线上的优势,将更多专业性和科普性的心衰知识传播出去,同时,为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图片

唐熠达教授:
线上、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确实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大家可以把心衰治疗中的教训和经验分享出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希望能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就诊率,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

心力衰竭网:好的,非常感谢唐教授,也祝青委会在张健教授和您的带领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唐熠达教授简介:

唐熠达,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科研处处长、12病区副主任、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获湖南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同年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工作,并分别于2000及2003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8年分别在美国南科大他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和耶鲁大学心脏中心行博士后研究并受聘为耶鲁大学副研究员。目前兼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临床血液体液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联络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第二届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青年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会员。作为项目负责人(PI)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重点课题1项、北京市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1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中央单位公益基金1项、作为项目参与人承担973项目2项、通过组织或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4项、组织单中心临床试验1项。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参编《甲状腺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介入治疗手册》、《住院医师英语手册》等专著8部。



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