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王涟教授:激素逆转IgG4 相关胆管炎伴发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

点击量:   时间:2017-09-06 20:30

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内科的

王涟、魏钟海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激素逆转IgG4 相关胆管炎伴发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的病例讨论。

 

首次就诊

2014-5-14

患者,女,38岁

现病史:2014-5-13患者拟行子宫肌瘤手术住院,超声发现LVDd 6.4cm ,EF40%,二尖瓣轻-中度反流,BNP 215 pg/ml。ECG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医生拒绝手术,患者遂至心衰门诊就诊。平时日常活动不受限。

 

既往史

2011/10/17 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ECG示:CLBBB,UCG:LVDd  5.5cm,LAD 4cm,EF57%,轻度二闭

2012/6/28~7/9 在当地因“眼型格林氏病(浸润性突眼)”住院,予激素治疗好转

2013/4/1因“眼黄、尿黄、皮肤黄一周”住院,ERCP诊断“胆总管狭窄”,行肝外胆管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病理示“IgG4 相关性胆管炎”,术后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间断服用羟氯喹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卒中、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无吸烟、饮酒嗜好

 

体格检查

 T: 36.8℃, P: 78 bpm, R: 14 bpm, BP: 110/70mmHg

颈静脉无怒张,肺部未及啰音,心界向左扩大,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

WBC 5.2×109/L, N: 57%, Hb 125g/L, PLT 126×109/L

TnT 0.02ug/L

BNP 215pg/ml

甲功五项:正常

 

辅助检查

ECG(2014/5/14)

0?wx_fmt=png

全胸片

0?wx_fmt=png

 

UCG(2014-5-14): 

IVS 0.86cm, LVDd 6.4cm, EF 40%

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0?wx_fmt=png

初步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NYHA心功能 I 级

药物治疗

培哚普利 4mg po qd→→ 6mg po qd→→ 8mg po qd 

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mg po qd →→35.625 mg→→ 47.5mg qd

 

随 访

8个月后复查(2015-1-21)

BP 115/68mmHg, HR 67bpm

ECG: CLBBB

UCG: IVSTd 0.7cm, LVDd 6.6cm, LVEF 32%

0?wx_fmt=png

0?wx_fmt=png

治疗9个月(2015-2-5)

感体力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

 

药物名称 服药剂量 药方式 服药频率
培哚普利  8mg po qd
美托洛尔缓释片 47.5mg po qd
呋塞米 10mg po qd
螺内酯 20mg po qd

 

1年半随访 2015-11-19

BP 110/65mmHg, HR 63bpm

ECG:窦性心律,CLBBB, QRS 158ms

UCG: IVSTd 0.75cm, LVDd 6.1cm, LVEF 33%

 

药物治疗下心功能恶化的原因?

0?wx_fmt=png

 

鉴别诊断

冠心病?

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 CTA 正常,可排除

0?wx_fmt=png

心肌炎?炎症性心肌病?

2016/1/27 心脏 MRI:  心肌灌注正常,心肌无延迟强化

多次TNT正常 

患者拒绝心肌活检

0?wx_fmt=png

0?wx_fmt=png

 

下一步治疗——CRT?

患者正规药物治疗1年余,有心衰症状,窦性心律,CLBBB,QRS≥ 150ms,LVEF≤ 35%,有CRT指征 (I, A)

患者拒绝CRT,要求继续药物治疗

0?wx_fmt=png

鉴别诊断——免疫相关的系统性疾病?

既往有IgG4相关胆管炎,手术及病理证实

既往有浸润性突眼(已排除甲亢),激素治疗有效

但IgG4 相关疾病中未见有累及心肌或心脏传导系统的报导

 

免疫科门诊

2016-02-03 

IgG 21.4g/L(参考值8-16 g/L), IgG4亚型 14.9g/L (参考值0.03~2.0g/L)

自身抗体全套(-) ,RF (-)

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AMA-M2抗体(-)

 

诊断:IgG4相关疾病

处方:

药物名称 服药剂量 服药方式 服药频率
甲基泼尼松龙  16mg po qd
雷公藤 2# po bid
羟化氯喹 0.1g  po bid

 

0?wx_fmt=png

 

2016/5/18处方

 

药物名称 服药剂量 服药方式 服药频率
甲基泼尼松龙  8mg po qd减量
雷公藤 2# po bid
羟化氯喹 0.1g  po bid

 

激素治疗3个月

2016-5-20  气喘减轻,体重增加,能上6 楼

BP 100/70mmHg, HR 65bpm

ECG: 窦性心律,完左消失,QRS 98ms

UCG: LVDd  5.7cm, LAD3.9cm, LVEF 50%, 轻中度二闭

0?wx_fmt=png

0?wx_fmt=png

激素治疗8个月

2016-12-15

IgG4  5.18g/L (0.3-2.01 g/L)

ECG: 窦性心律, HR 67bpm, QRS 98ms

UCG: LVDd 5.6cm, LVEF 53%

 

药物名称 服药剂量 服药频率
培哚普利 8mg qd
倍他乐克缓释片 47.5mg  qd
甲基泼尼松龙 6mg qd
雷公藤 2# bid
羟化氯喹 0.1g  bid

 

末次随访

2017/05/22

IgG4  4.78g/L

ECG: 窦性心律,HR 66bpm, QRS 正常

UCG: LVDd 5.65cm, LAD3.9cm, LVEF: 50%

服药同前

 

讨 论

[1]

IgG4 相关疾病(IgG4-RD)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自身炎症伴纤维化的疾病 

日本学者于 2011 年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命名IgG4-RD

表现为各种器官同时或非同时的器官肿大或结节 / 增生病变,归因于淋巴细胞和 IgG4+浆 细 胞 的 显 著 浸 润 , 还 有 不 明 原 因 的 纤 维 化

罕见,日本报导发病率0.28~1.08/10万人,中老年男性多见

0?wx_fmt=png

 

IgG4-RD 的综合诊断标准 2011:

(1) 临床检查显示一个或多个器官存在典型的弥漫性 / 局限性肿大或团块;

(2) 血液学检查显示血清 IgG4 浓度增高( ≥1.35g/L);

(3)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a:显著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b:IgG4+ 浆细胞浸润:IgG4+/IgG+ 细胞比例 >40%并且>10 个 IgG4+ 浆细胞 /HPF。 

确诊:(1)+(2)+(3);很可能:(1)+(3);可能:(1)+(2);不太可能:(1)。

[2]

IgG4 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累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冠状动脉及一些小动脉,形成动脉瘤、假瘤、心包炎

本例患者心脏扩大、CLBBB,不能用冠状动脉病变解释

先后出现浸润性眼病、胆管炎,后出现心脏扩大、EF进行性下降,常规抗心室重构药物治疗无效,提示为系统性疾病的心脏表现 

0?wx_fmt=png

[3]

IgG4 RD的治疗:糖皮质激素为一线药物, 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新型药物:利妥昔单抗 

本例患者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后IgG4水平明显下降,同时心脏逆重构、CLBBB消失,支持CLBBB及心脏扩大也与IgG4相关疾病

不足之处:缺乏心肌活检的直接证据

2016年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发表了该病例

该病例应邀在2017 ESC上作了大会发言

 

 

参考文献

[1]

Motohisa Yamamoto,et al. Nat. Rev. Rheumatol. 2014,10(3):148-159

Terumi Kamisawa, et al. Lancet. 2015,385(9976): 1460-1471

[2]

Nobukazu Ishizaka. Clinica Chimica Acta.2013,415:220-22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43(12):1103-1107

Int J Cardiol. 2016 Nov 1;222:257-9

[3]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1):1129

Int J Cardiol 2016 Nov 1;222:257-9

 

 
 
 
 

专家简介

0?wx_fmt=jpeg

王涟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2011年~2012年在美国Rochester大学Aab 心血管病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现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江苏省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微循环学会委员、江苏省心血管病学会心衰学组成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从事心血管疾病诊疗2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16年。

2013年起开设心力衰竭专病门诊,组建心衰诊治团队。

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南京市重点课题两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8篇。

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次,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