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预测因素不同

点击量:   时间:2020-06-01 18:00
 
 
2014年,阜外医院浦介麟教授(现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工作)团队公布了我国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C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脏病(ICM)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预测因素不同。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于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从中国大陆的10家医院中纳入基线资料完整且有随访结果的2 154例CHF-REF患者,入选标准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V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DCM)或≤50%(ICM)。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31日。
 
随访终点包括全因病死和心脏性猝死(SCD),其中,SCD定义为急性症状发作1小时内、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有目击证人的突然死亡,或者没有目击证人的突然死亡,死亡前24小时内疾病状况稳定、没有明确的非心脏原因导致。SCD包括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起搏器(ICD)恰当放电终止的死亡。
 
在该研究中,患者年龄为(64±13)岁,LVEF水平为(37.04±8.82)%,NYHA心功能III或IV级患者占58.7%。其中,DCM患者占35.6%(767例),ICM患者占64.4%(1387例)。
 
在药物治疗方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及利尿剂的比例分别为65.97%、68.29%、74.61%和74.37%。
 
至随访结束时,全体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有850例患者死亡,全因病死率为39.46%。其中,302例为SCD,SCD的发生率为14.02%。
 
850例全因死亡患者中DCM 359例,ICM 491例。未校正的全因病死率DCM患者显著高于ICM患者(46.81%比35.40%,P<0.001)。
 
302例SCD患者中DCM 130例,ICM 172例。未校正的SCD发生率DCM患者显著高于ICM患者(16.95%比12.40%, P=0.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者在30个月内SCD的发生率相似,但30个月后DCM患者SCD发生率高于ICM患者(图1)。
 
但校正协变量后,两组患者全因病死率和S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图片

图1 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脏病(ICM)患者全因病死率及SCD发生率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全体人群中,与全因病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紊乱、卒中,NYHA心功能分级高,心电图QRS间期延长(≥120ms),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降低(≤30%)。
 
与SCD发生独立相关的因素除了上述合并疾病及NYHA心功能分级外,还包括年龄小、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持续性VT/心室颤动(VF)发作存活病史、血清肌酐高。
 
其中,有持续性VT/VF发作存活病史的患者SCD风险是没有上述病史患者的4倍(风险比HR 4.230,95%可信区间CI 2.500~7.157,P<0.001)。
 
使用ACEIs/ARBs、β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药物是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
 
该研究发现,DCM患者与ICM患者全因病死和SCD的预测因素不同(表1)。
 
在全因病死预测因素方面,合并COPD是DCM患者全因病死的独立预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卒中是ICM患者全因病死的独立因素;Holter监测到心房颤动是DCM患者全因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QRS间期延长(≥120ms)是ICM患者全因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DCM患者全因病死的保护因素,应用ACEIs/ARBs和他汀类药物是ICM患者全因病死的保护因素。
 
在SCD预测因素方面,持续性VT/VF发作存活病史是DCM患者发生SCD最强的独立预测因素(HR 8.540,95%CI 4.322~16.877,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DCM患者发生SCD的保护因素,而应用ACEIs/ARBs和他汀类药物是ICM患者发生SCD的保护因素。
 
表1 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全因病死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图片

 
总之,研究者指出,尽管在目前标准治疗情况下,中国CHF-REF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尤其是DCM患者。与ICM患者比较,DCM患者全因病死率及SCD的发生率更高,预测因素也不同。因此,在CHF-REF的预后评价中,病因是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供稿编辑:邹长虹)
 
 
 
本文来源:
Liu X, Yu H, Pei J,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in china [J]. Heart Lung Circ, 2014, 23 (9): 818-826. DOI: 10.1016/j.hlc.2014.02.022.
 
相关阅读:
Pei J, Li N, Chen J, et al. The predictive values of beta1-adrenergic and M2 muscarinic receptor autoantibodies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J]. Eur J Heart Fail 2012, 14 (8): 887-894. DOI: 10.1093/eurjhf/hfs082.
 
 

 作者简介 

 
图片

邹长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治医师,博士。擅长: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的诊治和科研。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张健教授,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5年,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的诊治和研究方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著。

 



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