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国际学院

白玲教授:HFpEF的诊治新进展

点击量:   时间:2020-01-06 19:40

图片

1

 
 
 
心力衰竭国际学院暨2019心力衰竭治疗研讨会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玲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关于《HFpEF的诊治新进展》的精彩报告,现将其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图片

 
 
 

 

 
PARAGON-HF研究设计
 
(NYHA)Ⅱ~Ⅳ级、射血分数≥45%、利钠肽升高并且存在结构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HF)患者
 
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试验,旨在验证如下假设:
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降低心衰总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

 

图片

 

主要终点: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降低主要终点风险13%
以微小差距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图片

 

 

 
HF住院和CV死亡
 
图片

 

PARAGON-HF 试验对于HFpEF的启示

• 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探讨 HFpEF 疾病本身;单纯凭借 LVEF 值对心衰患者进行表型区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心衰是一个有明显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其疾病进展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相关,这导致了独特的疾病发展轨迹,且形成了一个心衰表型谱。

    ※在这个连续的表型谱中,不同表型之间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因此目前基于EF而对不同患者进行分类并治疗,能否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值得临床专家进一步思考。

图片

 

 
REPRESENT-HF研究
 
REPRESENT-HF研究是根据中国的一项回顾性、非干预性和全国性的研究,反映医院对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的现状,包括病因,药物的使用率及其与指南的符合程度等。
 

图片

该数据库包括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300多家医院中收治的18岁以上84,787例的HF住院患者。

 

 
中国HFpEF患者的特点
 
纳入因心衰住院的患者1,182例,根据其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FrEF,LVEF<40%,313例)、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LVEF 40%-<50%,287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LVEF≥50%,582例)3组,对3组进行回顾观察性研究,并进行中位时间为23.7个月的随访,旨在比较不同LVEF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图片

 

➤ HFpEF患者出院后1-5年累计生存率与HFrEF和HFmrEF患者相当

纳入因心衰住院的患者1,182例,根据其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FrEF,LVEF<40%,313例)、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LvEF 40%-<50%,287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LVEF≥50%,582例)3组,对3组进行回顾观察性研究,并进行中位时间为23.7个月的随访,旨在比较不同LVEF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图片

 

 
对于HFpEF认知的变化
 

图片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
 
➤ HFpEF诊断标准——中国心力衰竭指南2018
1、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2、LVEF≥50%
3、利钠肽升高
4、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 扩大、心脏舒张功能异常 

 

➤ 诊断评分体系一:H2FPEF诊断评分
• 2006年-2016年就诊于梅奥诊所的患者,这些患者因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接受有创性运动血流动力学检查
• HFpEF诊断金标准:静息状态下PCWP ≥15 mmHg或运动过程中PCWP ≥25 mmHg
• 在414例患者中建立了该评分系统,用于区分HFpEF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图片

 

➤ H2FPEF诊断评分

图片

 

➤ 诊断评分体系二:ESC HFA-PEFF评分

图片

 

➤ ESC HFA-PEFF评分

图片

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E/e’: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比值;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AVI,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VMI,左室重量指数;NT-proBNP,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BNP,利钠肽;TR,三尖瓣最大反流流速;GLS,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左心室;SR:窦性心律;AF:房颤

 

➤ HFpEF的分型

HFpEF的分型应该基于病理学机制还是临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基于病理学机制的分型
• 舒张功能不全
• 纵向收缩功能障碍
• 变时功能不全
• 内皮功能紊乱
• 肺动脉压增高导致的右心衰竭
• 异常的动静脉通路
• 心肌和骨骼肌异常
• 炎症介质介导
• 动脉硬化
• 其它原因导致的心脏容量负荷增加
 
基于临床的分型
• 高血压性
• 糖尿病导致
• 肥胖导致
• 慢性肾脏疾病导致
• 冠状动脉疾病导致
•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
• 房颤
• 肥厚型心肌病
• 高输出量性
• 瓣膜疾病
• 其它罕见原因

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Shah SJ, et al. Heart Fail Clin 2014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机制
 

➤ 三种血流动力学机制和三种潜在的分子机制

• 血流动力学机制:
(1)左心充血/舒张功能障碍/左心房高压
(2)肺血管病/右心室功能障碍
3)血浆容量扩大
• 分子机制:
(1)全身微血管炎症
(2)心脏代谢功能异常
(3)细胞(肌联蛋白)/细胞外(纤维化)结构异常

 

➤ HFpEF的机制:主要是左室容量—压力机制

图片

 

图片

 

HF-PEF的发病机制-心房作用

图片

 

图片

 

➤HF-PEF的发病机制-细胞分子学机制

图片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治疗
 

➤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衰RCTs里,大部分是HFrEF相关的,HFpEF相关的RCTs偏少

图片

 

➤ 关于HFpEF治疗研究的相关结果

图片

 

➤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西地那非在HFpEF中的两项试验结果为阴性

图片

 

➤ NEAT-HFpEF试验:HFpEF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一个月后的活动水平较安慰剂组有所降低,且未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利钠肽水平或生活质量

NEAT-HFpEF研究共纳入了110例HFpEF受试者(LVEF≥50%),平均年龄69岁,57%为女性,活动水平降低主要是由呼吸困难、疲劳及胸痛所致。受试者前两周不用药(硝酸酯或安慰剂),然后以30 mg/天剂量用药1周,再以60 mg/天剂量用药1周,最后以120 mg/天用药2周(若耐受)。随后受试者对换治疗方法,重复治疗。

 

图片

 

➤ EDIFY试验:伊伐布雷定可降低患者心率

图片

 

➤ EDIFY试验:伊伐布雷定未改善任何主要复合终点

图片
179 例 NYHA II-III级,窦性心律,HR ≥ 70bpm.患者,NT-proBNP ≥ 220pg/mL (BNP ≥80pg/mL)且左室射血分数 ≥45%。随机接受伊伐布雷定 (或安慰剂) 滴定至 7.5 mg b.i.d.。随访8个月,观察评估三个主要复合终点及变化:超声多普勒 E/e'比,6-min 步行试验(6MWT) 和血浆NT-proBNP浓度

 

HR,心率;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 BNP, B型利钠肽; NT-proBN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Q1 第一四分位数,Q3 第三四分位数
SPIRIT-HF,Eur J Heart Fail. 2017 Nov;19(11):1495-1503.

 

 
HFpEF治疗的突破
 

 PARAGON-HF研究的提示:

图片

 

➤ 女性和LVEF≤57%亚组显著获益

图片

 

➤ SGLT2抑制剂用于心衰?

EMPEROR心力衰竭预后试验(HFrEF&HFpEF

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恩格列净与安慰剂相比对于使用指南推荐药物的射血分数降低或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2型糖尿病或非2型糖尿病, 年龄 ≥18岁,慢性HF (NYHA II–IV)

图片

 

➤ Vericiguat可激活心衰患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

图片

 

➤ SOCRATES研究(HFpEF):

Vericiguat 较安慰剂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HFpEF患者给予vericiguat (1.25, 2.5, 5, 或10 mg 每天一次)  Vs.安慰剂
图片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

图片

 

➤ 监测肺动脉压可指导心力衰竭治疗

➣ 背景:

• 无论左心室射血分数如何,心脏内与肺动脉压力升高均与并发症及死亡率升高相关
• 在HFrEF和HFpEF患者中,降低心腔内及肺动脉压力均可改善临床预后
• 在HFpEF患者中,通过监测肺动脉压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可使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 50%
 

➣ 降低肺动脉压为靶点的介入治疗: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可通过监测肺动脉压,来调整治疗策略

• 循证医学证据:CHAMPION研究1

- 2011年公布的CHAMPION研究是目前最大的关于CardioMEMS装置的随机、对照、单盲、前瞻性研究,研究人员通过监测数据调整治疗方案,将肺动脉压平均值维持在10-25mmHg。在平均17.6个月的随访期间,HFPEF(LVEF≥40%)患者的再住院率降低了50%(P<0.0001)

• 目前的挑战:

- 使用Cardio MEMS装置不良事件上报逐渐增多(肺动脉损伤、咯血、死亡等)  

• 未来需关注的问题:
- 筛选合适的患者,提高操作技术,减少并发症

 

图片

发表于2016年新英格兰杂志的一篇关于HFpEF的诊断和治疗的文章指出:
• 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药物能改善HFpEF患者预后;
• 目前HFpEF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减轻充血症状(使用利尿剂)、治疗合并症以及加强疾病管理(自我管理、锻炼)
 
➤ HFpEF的治疗流程
图片

 

• HFpEF是众多危险因素、多个机制参与、涉及多层面、多器官的临床综合征。
• 对于HFpEF患者,虽然总体分析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但通过不同病因进行研究或更为重要,这样才可给临床带来更多指导,使患者获益更大。
• 目前的治疗是基于经验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减轻充血症状(使用利尿剂)、治疗合并症以及加强疾病管理(自我管理、锻炼)
• 目前还没有“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治疗方案”,以 SGLT2抑制剂、威利西呱、ARNI为代表的新型心衰治疗药物正在开展HFpEF的相关研究。

 

图片

白玲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医师协会心衰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肺血管血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中国心衰中心认证专家。从事心血管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专长心力衰竭的基础、临床研究研究工作。

 



心衰国际学院
  • 黄峻

    黄峻

  • 凤玮

    凤玮

  • 黄劲松

    黄劲松

  • 颜红兵

    颜红兵

  • 张健

    张健